水经河水注卷三新考上

《水经注》卷三河水(黄河流域)新考(上)

摘要:本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百度地图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方位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相关考古资料为据进行细探甄别。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时空维度的综合考析着重对《水经注》卷三河水流域所涉史地疑问如:石崖山、石迹阜、广牧县、马阴山、副阳城、九原郡(县)、五原县、咸阳县、武进县、武皋县、原阳县、桐过县、君子济、契吴等地望进行全新探究。

○河水三

△又北过北地富平县西。

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世谓之为青山峡。河水历峡北注,枝分东出。河水又北,迳富平县故城西,秦置北地郡,治县城。王莽名郡为威戎,县曰持武。建武中,曹凤,字仲理,为北地太守。政化尤异,黄龙应于九里谷高冈亭,角长三丈,大十围,梢至十余丈。天子嘉之,赐帛百匹,加秩中二千石。

河水又北,有薄骨律镇城,在河渚上,赫连果城也。桑果余林,仍列洲上。但语出戎方,不究城名。访诸耆旧,咸言,赫连之世,有骏马死此,取马色以为邑号,故目城为白马骝。韵转之谬,遂仍今称,所未详也。

河水又迳典农城东,世谓之胡城。又北迳上河城东,世谓之汉城。薛瓒曰:上河在西河富平县,即此也。冯参为上河典农都尉所治也。河水又北,迳典农城东,俗名之为吕城,皆参所屯,以事农氓。河水又东北,迳廉县故城东,王莽之西河亭。《地理志》曰:卑移山在西北。

河水又北,与枝津合。水受大河,东北迳富平城,所在分裂,以溉田圃。

北流入河,今无水。《尔雅》曰:灉,反入,言河决复入者也。河之有灉,若汉之有潜也。

河水又东北迳浑怀障西。《地里志》浑怀都尉治塞外者也。太和初,三齐平,徙历下民居此,遂有历城之名矣,南去北地三百里。

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吴忠市当地学者杨森翔在《历史上的灵洲、灵州、灵武谷、灵武城址及其他》一文中以为:“上河峡”、“青山峡”就是今天的青铜峡;“富平县故城”是秦朝大将蒙恬于公元前年初设的富平县旧址,亦即秦富平城,其址大约在今宁夏金积与吴忠之间;“薄骨律镇城”也叫“果园城”、“白口骝”,即魏明帝时复置的“灵州”城,址在古“灵洲(河奇)”上,今吴忠西北早元、古城湾一带即是;前一个“典农城”即南典农城也叫“胡城”,址在今宁夏青铜峡市邵岗与玉泉营之间;“上河城”约在今宁夏永宁县西南;后一个“典农城’’即北典农城,也叫“吕城”,址在今永宁县西北、陶乐南;“廉县故城”在今宁夏银川西北、贺兰县暖泉附近;“浑怀障”址在今陶乐西南兵沟一带[1]。

石崖山,有学者认为即今贺兰山;但按注文“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结合地形图考量更准确地说是今石嘴山。

“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亦应指石嘴山境内的贺兰山岩画。大致分布在贺兰山从东至西的正谊关沟里的黑山子,翻石沟,树林沟,边沟,黑石茆,韭菜沟,归德沟,大水沟,西峰沟等,绵延百里的山崖山坡上,计十几处,约多幅,大部分为羊、鹿、豹、狮、狗、狼,还有脚印、人面、祭祀、图腾崇拜物及塔、文字等图形。其中二方连续或多方连续动物亦为数较多,石嘴山市境内的贺兰山岩画,多为通体凿刻(阴刻)、线刻、磨刻的较少,但具像性很强[2]。

贺兰山岩画:在贺兰山岩画中,贺兰山太阳神人面岩画最具特色。太阳神岩画颌骨以上近似圆形的双线条和一条条简短的直线组合,寥寥数笔生动地画出了太阳光芒四射的形象,而下半部分的双线椭圆形面孔则是太阳被当时古人人格化的重要象征。整体看来简单、形象、庄严、肃穆,显示了当时人们对太阳的理解和崇拜。(贺兰山岩画图片等资料摘自网络)

△又北过朔方临戎县西。

河水东北,迳三封县故城东,汉武帝元狩三年置。《十三州志》曰:在临戎县西一百四十里。

三封县故城,三封县故城位于磴口县哈腾套海苏木陶升井村(包日陶勒盖农场总部所在地)西南4km的麻弥图庙古城,也称麻弥图庙古城,或陶升井古城。内外两重城,内城平面呈方形,边长m,周长为m。外城东西长m,南北宽m,周长为m:现仅存东北和西南部分城墙,各长lOOm。城墙夯筑,基宽6.5m,残高0.5~2m。城内散布有大量陶片及砖、瓦,发现有云纹瓦当、排水管,灰陶绳纹盆、素面壶残片及铁铤、铜镞、五铢铜钱等。外城东分布有墓葬群,距古城西南3.5km的一处墓群有汉墓余座,距古城东南11km有纳林套海汉墓群。据《汉书·地理志》考证为汉朔方郡三封县故城(侯仁之、俞伟超,)。

河水又北,迳临戎县故城西,元朔五年立,旧朔方郡治,王莽之所谓推武也。河水又北,有枝渠东出,谓之铜口。

临戎县故城,即今河拐子古城。古城位于磴口县补隆淖乡河壕村西南0.5公里处,该城呈长方形,城垣由黄土夯筑。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古城的西北角及东北角还残留着0.5一2米高的夯筑城墙[3]。(,内蒙古文物局)。

河拐子古城位于今黄河西岸,无法满足“河水又北,过朔方临戎县西”方位校验的问题;则系因黄河自古以来向东、南偏移的影响所致;邹逸麟、谭其骧()指出,自晚更新世以来,由于西面风沙的移动,黄河河道一直东移。至今仍有三条古河道遗迹。在废弃的河道和低洼地,曾因河水漫溢而积聚成湖(申屠泽)[4]。

磴口黄河故道与沙漠湖泊位置关系图。磴口拥有许多古今黄河变迁的实证。如汉代古城临戎,史载在“河东”,如今“迁徙”到了河西。尽管乌兰布和沙漠已占磴口总面积的70%,但能让人感到生机的是,这里还有众多湖泊。磴口的湖泊大多叫做“某分场海子”。这些名字透露了它们与农业的关系:现在,农田灌溉的排水是其重要水源——而磴口的灌渠,所用皆为今日黄河水。若从历史的角度揣度,这些“海子”则可能是黄河在故道上留下的“倩影”。如此看来,磴口“海子”的前世今生,都与黄河休戚与共。底图提供/虢建宏资料来源/武法东郭斌(图片及资料摘自网络)

东迳沃野县故城南,汉武帝元狩三年立,王莽之绥武也。枝渠东注以溉田,所谓智通在我矣。河水又北,屈而为南河出焉。

河水又北迤西,溢于窳浑县故城东。汉武帝元朔二年开朔方郡,县即西部都尉治。有道自县西北,出鸡鹿塞,王莽更郡曰沟搜,县曰极武。其水积而为屠申泽,泽东西一百二十里。故《地理志》曰:屠申泽在县东,即是泽也。阚骃谓之窳浑泽矣。

沃野县故城,学界普遍认为即今位于临河市西南黄羊木头乡脑高二社南m的黄羊木头古城址。汉代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m(张郁,),东西长约m,南北宽约m,城墙夯筑,基宽8m,残高1----3m。南墙中部开门,宽6.5m(应为古城内街道干线宽度),外加筑瓮城,有副郭,间距10m。城内东南角暴露有冶铁作坊,东北角有长方形夯土台基1处,长约30m,宽约20m,残高1.3m。采集有泥质灰陶罐、盆,筒瓦、板瓦、绳纹砖、铁渣及“五铢”铜钱等。城外东侧分布有大量墓葬,如城附近的黄羊木头墓群,面积约万m2,以中、小型砖室墓为主,中型土坑墓多有棺椁。(内蒙古文物局,)

窳浑县故城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土城子村。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城西北角向内曲折,东西长约m,南北宽约m,周长约m。城墙夯筑,基宽9~13m,残高0.5~1.5m,夯层厚10---12cm。南墙中部开门,宽20m,外加筑瓮城。城内西南部有冶铁遗址,遍布镞的铁铤,其他遗物少。城外西部有居住遗址和窑址。采集有绳纹砖、瓦,灰陶绳纹罐、瓮,铜弩机残片及五铢铜钱。古城东南10km有海子岗墓群,西南10km有小观井墓群。据《汉书·地理志》考证,为汉朔方郡窳浑县故城(侯仁之、俞伟超,)。

△屈从县北东流。

河水又屈而东流,为北河。汉武帝元朔二年,大将军卫青,绝梓岭,梁北河,是也。

北河,大致相当今乌家河。

△东迳高阙南,《史记》:赵武灵王既袭胡服,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山下有长城。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峨然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也。自阙北出荒中,阙口有城,跨山结局,谓之高阙戍。自古迄今,常置重捍以防塞道。汉元朔五年,卫青将十万人败右贤王于高阙,即此处也。

高阙,邹逸麟在《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中认为高阙在今内蒙古临河区狼山口[5]。《地图集》所示亦大致如此且基本与注文相符。此外相应考古资料显示阳山与北假之间的高阙城可能与石兰计沟城址相关,该城址周约米,北墙部分利用了长城。(,内蒙古文物局)

河水又东,迳临河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三年,封代恭王子刘贤为侯国。王莽之监河也。汉代临河县故城,赵战魁、冯文勇等认为即今位于临河市古城乡(高油房乡)高油房村南侧的高油房古城[6]亦与《地图集》所示大致相符。而张郁()等认为位于临河市东北丰收村的八一古城城址系汉临河县城址则是错误的,盖因张氏将此处“河水”(即“北河”)与今黄河主河道“南河”混淆而致谬。

至河目县西。

河目县故城,《地图集》将其标注于乌梁素海东岸,但附近未发现有相关汉遗城址的发掘报告,估计其已为乌梁素海所淹没。(备注:乌梁素海是典型的河迹牛轭湖其成因与黄河改道和河套平原发展农业灌溉关系密切相关。l年前黄河流入河套平原,分为南、北两河,时南河非主河道,而是北河为主河,并沿狼山东流与石门河相汇再转南注入南河。因新构造运动使河套平原下陷,北河在乌拉山西端受阻不能东泄,而形成一条南北角的弧形河道,这就是乌梁素海发育的前身[7]。)。

河水自临河县东迳阳山南。《史记音义》曰:阳山在河北,指此山也。东流迳石迹阜西,是阜,破石之文,悉有鹿马之迹,故纳斯称焉。

石迹阜,盖山林曾经于年在乌拉特中旗罕乌拉沟口发现了一幅画岩[8]。按此注文中“破石之文,悉有鹿马之迹”抑或与此相关。

图注:阴山岩画是雕凿在阴山山脉岩石上的图像,分布地域广泛,主要集中在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磴口县等旗县的境内,题材涉及动物、人物、神灵、器物、天体等。阴山岩画的艺术水平精湛,其刻法有敲凿、磨刻、线刻等,世界只有少数岩画遗迹可与之媲美。

南屈,迳河目县故城西,在北假中,地名也。自高阙以东,夹山带河,阳山以往,皆北假也。《史记》曰:秦使蒙恬将十万人,北击胡,度河取高阙,据阳山北假中。是也。

阳山,按《地图集》所示约与今狼山大致相当。

北假,按《地图集》所示北假位于朔方、五原二郡北部约今河套平原北端。亦与注文大致相符。

北河又南,合南河,南河上承西河,东迳临戎县故城北,又东迳临河县南。

又东迳广牧县故城北,中部都尉治,王莽之盐官也。迳流二百许里,东会于河。

广牧县故城,《地图集》标注位置约相当于今西局子村汉城址,该城址周约0米符合汉代边疆地域县一级城邑之规模,但从距离考量西局子村城址距乌梁素海约42.5公里与注文“迳流二百许里,东会于河”的描述严重不符;故《地图集》在广牧县故城地望上的处理是错误的。

冯文勇认为广牧县故城系位于临河市东北八一乡丰收村八一古城。而按《地图集》丰收村八一古城约被定为沃野县故城。

八一古城系汉代城址,平面呈“目”字形,即有日字形子城。古城南北长m,东西残宽m,城墙夯筑,宽8m,基宽lOm,残高3m。城内有两道东西向隔墙将城分为南北三部分。南墙中部偏东设门,宽6m(应为古城内街道干线宽度)。隔墙中部各开l门,宽均为6m(应为古城内街道干线宽度)。城四角有角台。城西北角暴露有陶窑址3座。出土有泥质灰陶罐、盆、绳纹板瓦、绳纹筒瓦等残片,铁铤、铜镞,五铢钱等(内蒙古文物局,)

但笔者以为值得商榷:

其一、从方位考量,按注文“东迳临戎县故城北,又东迳临河县南,又东迳广牧县故城北”可知河水(南河)先向东流经了临戎县故城(河拐子古城)北,接着有流经临河县(临河县故城即今临河市高油房古城)南,然后才向东流经了广牧县故城北。而若按八一古城即广牧县故城考量则显然先流经了广牧县故城,然后才会流经临河县南,故从方位考量八一古城无法满足注文“东迳临河县南,又东迳广牧县故城北”的校验。。

其次、从距离考量,八一古城直线距乌梁素海南端约.2公里,按陈梦家先生考证的与北魏接近的北周一里约合今.41米计算约.7北魏里,而若考虑河道蜿蜒等因素则南河从八一古城至乌梁素海南端处应至少北魏里,这样显然与“迳流二百许里,东会于河”不太相符。

其三、比对之下《地图集》认为八一古城系沃野县故城则更妥切。

故笔者以为广牧县故城当在临河县故城(高油坊古城)西偏南一带的地域去搜索。

经仔细爬梳相关文普资料,笔者发现位于高油房古城西南的五份桥村汉城最可能为汉广牧县故城。

首先,从方位考量,五份桥古城位于临河古城之西符合“东迳临河县南,又东迳广牧县故城北”的方位描述。(备注:五份桥古城位于今南河北约18公里,考虑到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及河套地区黄土高原的地理特性等因子的作用,自古以来黄河向东、向南偏移的趋势是大致不变的。故五份桥古城在汉代时位于黄河南河的南岸,而因黄河南河河道南移,便又位于南河之北岸,故此出现了与注文“又东迳广牧县故城北”相悖的情形。)

其次,从距离考量,五份桥古城处直线距乌梁素海南端约82.4公里,按陈梦家先生考证的与北魏接近的北周一里约合今.41米计算约北魏里,而若考虑南河河道蜿蜒迳流的因素则南河从五份桥处至乌梁素海南端处至少约北魏里,与注文“迳流二百许里,东会于河”的描述是基本相符的。

第三从规模考量,五份桥古城比八一古城的规模更大。五份桥古城位于五原县丰裕乡五份桥村东米处。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约米南北约米,周长约米。夯筑土墙,基宽8m,残高1~2m,夯层厚10~18cm。南墙中部辟门,宽7m。出土有泥质灰陶罐、弦纹罐残片及五铢铜钱等,另外附近发现五份桥汉墓群面积约7万平米。(,内蒙古文物局)

故综合考量,笔者以为广牧县故城即今五份桥汉城址。

河水又东,迳马阴山西。《史记音义》曰:阳山在河北,阴山在河南,谓是山也,而即实不在河南。《史记音义》曰:五原安阳县北有马阴山,今县在河北,言阴山在河南,又传疑之非也。余按南河、北河及安阳县以南,悉沙阜耳,无佗异山。故《广志》曰:朔方郡北移沙七所,而无山以拟之,是《音义》之僻也。阴山在河东南则可矣。

按“《史记音义》曰:五原安阳县北有马阴山”(安阳县即今下文所谓西安阳县故城)结合百度地形图考量今包头市西北一带的乌拉山恰当其位。

河水又东南,迳朔方县故城东北,《诗》所谓城彼朔方也。汉元朔二年大将军卫青取河南地为朔方郡,使校尉苏建筑朔方城,即此城也。王莽以为武符者也。按《地理志》云:金连盐泽、青盐泽并在县南矣。又按《魏土地记》曰:县有大盐池,其盐大而青白,名曰青盐,又名戎盐,入药分。汉置典盐官。池去平城宫千二百里,在新秦之中。服虔曰:新秦,地名,在北,方千里。如淳曰:长安以北,朔方以南也。薛瓒曰:秦逐匈奴,收河南地,徙民以实之,谓之新秦也。朔方县故城,王北辰()认为什拉召古城应是西汉朔方县故地。《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就将朔方县标注在黄河南岸什拉召古城一带。按注文北河与南河汇合后(汇合处按《地图集》约今乌梁素海南端)“河水又东南,迳朔方县故城东北”而今位于黄河河道西南侧的什拉召古城亦正当其位。

大盐池,约今巴音乌素镇盐海子。

△屈南过五原西安阳县南

河水自朔方东转,迳渠搜县故城北。《地理志》朔方有渠搜县,东部都尉治,王莽之沟搜亭也,《礼三朝记》曰:北发渠搜,南抚交趾。此举北封南,《禹贡》之所云析支、渠搜矣。

渠搜县故城,位置不详。冯文勇认为系什拉召古城,这是因为他以西局子古城比定为朔方县故城从而造成后续的推导问题。今城址不明疑盖因此段地势平衍河水迁徙不定或已被湮没。马雍在《新疆佉卢(qūlú)文书中之kosava即氍考――兼论“渠搜”古地名》[9]一文中认为:“氍氈(音qúzhān,氈是毡的繁体字,氍氈即佉卢文书中之kosava,是一种粗毛织物)最早的译名也应是“瞿叟”、“瞿搜”或“渠叟”、“渠搜”之类。当然,在现有的文献中尚未找到这种证据,但是,在古书中恰好出现‘渠叟”和‘渠搜”这两个译名,不过,不是用来指一种毛毯而是指古代西域的一个部落。因此,马雍认为,这个部落的名称或者与“氍”有关”。

河水又东,迳西安阳县故城南,王莽更之鄣安矣。

西安阳故城,按注文方位顺序结合相关考古资料考量疑与今乌拉特前旗张连喜店古城有关,但据内蒙古文物局相关资料张连喜店古城周长约米则作为县一级城邑规模偏小,故西安阳故城是否为张连喜店古城本文姑且存疑。另注:卷十三祁夷水(壶流河)流域有代郡东安阳与此处西安阳遥相呼应(“《地理风俗记》曰:五原有西安阳,故此加东也”)

河水又东,迳田辟城南,《地理志》曰:故西部都尉治也。田辟城,不详。

屈东过九原县南,河水又东,迳成宜县故城南,王莽更曰艾虏也。

成宜县故城,不详。

河水又东,迳原亭城南。阚骃《十三州志》曰:中部都尉治。

原亭城,按注文所述故城的次序、距离、方位结合考古综合考量疑即今位于乌拉特前旗黑柳子乡的三顶帐房古城。古城平面呈方形,周长约m(如此规模庞大的古城可能与原亭城为中部都尉治有关)

张海斌、冯文勇则认为三顶帐房古城为宜梁县故城;但从距离及方位考量,位于三顶账房古城东略偏南的麻池古城距三顶帐房古城34km,显然不太符和宜梁县故城位于“五原西南六十里”的方位及距离表述[10]。

三顶帐房古城卫星影像图(图片摘自丝绸之路考古)

河水又东,迳宜梁县之故城南。阚骃曰:五原西南六十里,今世谓之石崖城。

宜梁县故城,宜梁之称谓来由盖与此处河道地势平衍宜架桥粱渡河有关。初步考量即今昭君坟古城,城址位于达拉特旗昭君坟乡昭君坟村西,古城北距黄河约3km,直线距离五(九)原郡故城(麻池古城)约23.8公里,按陈梦家先生考证的与北魏接近的北周一里约合今.41米计算约54北魏里,当然考虑道路蜿蜒曲折的因素则二城距离约为60北魏里,与注文“五原西南六十里”的方位及距离描述基本相符。

当然今昭君坟古城位于黄河之南约3公里,与注文“河水又东,迳宜梁县之故城南”不符,但鉴于此段地势平坦河道摆动不定等因素考量北魏时昭君坟古城当位于河水之北。(注:民国三年(年)初,地理学家张相文于4月26日曾投宿于麻池古城西面的一个小村,第二天他在日记中写道:“二十七日,西行数里,望黄河南岸,土阜隆起若小山,亦名昭君墓。闻之村人云,此乃昭君衣冠冢也。旁有土垒似营屯,近已颓废。旧在黄河北岸,自河流北徙,乃在河南矣。[11]”)

而据莫久愚实地考证[12]:昭君坟位于著名的黄河古渡北面偏西约3公里的地方。在一片约二三十米高的土阜上,兀然生出几簇直立的怪石,像一座人工堆砌的假山,面对黄河南岸的漫漫平川,特别引人注目。走近它北侧临河的一面,只见石崖拔地而起,峭立如堵,森然耸立水畔,远远望去,宛若城郭。景区经理告诉我:河对面东北方向就是包头市著名的麻池古城。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水经注》中的地名--“石崖城”。则与注文“(宜梁县故城)今世谓之石崖城”大致对应。

今昭君坟古城己经被冲蚀平整为平地,推测古城平面大致为长方形,南北宽约~m,东西长约lm,周长约m。古城址内文化层厚度约1m,采集有绳纹瓦、灰陶敛口盆等;古城西侧暴露长方形砖室券顶墓1座(,内蒙古文物局)。

河水又东,迳副阳城南,东部都尉治。

副阳城,按“河水又东,迳副阳城南”及副阳城位于宜梁县故城与九原县故城(麻池古城)之间考量疑与今孟家梁古城有关。张海斌等亦持此论;孟家梁古城位于包钢废厂院内。五十年代内蒙文物工作队曾做过调查,城址平面呈方形,边长米,方向度。古城破坏严重,现仅存一段长约20米的西墙,土墙夯筑,基宽8.5米,顶宽4.5米,夯层厚8—9厘米,夯窝直径7—8厘米……..孟家梁古城位于三顶帐房和麻池古城之间,按照《水经注)注文的叙述顺序这个城应该是副阳城[13]。

又东,迳河阴县故城北。

河阴县故城,不详,疑因其距河水较近因河水迁徙不定已为湮没。(上述渠搜县、田辟城、成宜县故城等迄今尚未找到对应的古城址,疑皆因距河水较近而遭湮没。)

又东,迳九原县故城南。秦始皇置九原郡,治此。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也。王莽之获降郡成平县矣。西北接对一城,盖五原县之故城也,王莽之填河亭也。《竹书纪年》云:魏襄王十七年,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又命将军大夫适子、戍吏皆貉服矣。其城南面长河,北背连山,秦始皇逐匈奴,并河以东,属之阴山,筑亭障为河上塞。徐广《史记音义》曰:阴山在五原北,即此山也。始皇三十三年,起自临洮,东暨辽海,西并阴山,筑长城及南越也。昼警夜作,民劳怨苦,故杨泉《物理论》曰:秦始皇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其冤痛如此矣。蒙恬临死曰:“夫起临洮,属辽东,城堑万馀里,不能不绝地脉,此固当死也。”九原郡(县)故城,按注文“西北接对一城,盖五原县之故城也”结合考古综合考量即今麻池古城。麻池古城址位于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城梁村西北约米,古城南紧邻麻池——哈林格尔公路分南、北两城,二城呈相接的斜“吕”字形,方向8度。北城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南城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北城北墙中段和南城西墙、南墙中段各设宽15米的门[14]。

五原县故城,按注文“西北接对一城,盖五原县之故城也”即今麻池古城之北城。

但张海斌等据实际考古调查认为此处郦道元将九原和五原两城的相对位置搞混了:麻池古城北城较南城早,靳之林先生认为的与秦直道起点形制、布局相同的三个夯土台基也在北城。北城应是九原城无疑。郦道元将九原和五原两城的相对位置搞混了。麻池古城北城是战国、秦、汉九原城.也是汉五原郡郡治,麻池古城南城则是汉五原郡五原县城[15]。

而此段注文中“盖五原县之故城也”的揣测语气也反映出郦道元对五原县故城的不确定;故此本文从张海斌等所论。

汉代麻池古城遗址(图片摘自麻池古城)

↑麻池古城吕布像(图片摘自麻池古城)

麻池古城卫星图像(图片摘自丝绸之路考古秦汉九原—五原郡治的考古学观察)

又东过临沃县南,王莽之振武也。河水又东,枝津出焉。河水又东流。石门水南注之。水出石门山。《地理志》曰:北出石门鄣,即此山也。西北趣光禄城。甘露三年,呼韩邪单于还,诏遣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等,将万六千骑,送单于居幕南保光禄。徐自为所筑城也,故城得其名矣。城东北即怀朔镇城也。其水自障东南流,迳临沃城东,东南注于河。

石门水,不少学者认为是昆都仑河,但张文平认为在古城湾古城(临沃县)与大城西古城(稒阳县)之间,有五当沟流水注入黄河,如此五当沟才是《水经注》记载的石门水,石门山、石门障均应位于五当沟之中。按注述显然张氏是正确的。

临沃县,按注文临沃县在石门水的西侧,河水北侧。今古城湾古城恰当其位。古城位于包头市东郊古城湾乡上古城湾村南,下古城湾村东北,这里背山面水黄河与大青山仅数里之隔.是土默川平原与包头交通的咽喉之地。古城平面略呈方形,边长米。土筑城墙,北墙和东墙北段可确认有明显夯层,夯层厚10—12厘米,墙基宽l0米.残高2—3米西墙现为高3—4米的沙梁。未见夯层。南墙已不存在。北墙方向92度,东墙方向8度。古城内有汉式板瓦、筒瓦、陶器残片,也有钧窑黑釉、白釉瓷片等[16]。

光禄城,张文平,苗润华在《长城资源调查对于北魏长城及六镇镇戍遗址的新认识》一文中认为即今增隆昌古城[17],冯文勇等亦认为增隆昌古城为《水经注》中记载的汉光禄城址。

石门障:刘幻真依据采集陶罐的“石门”字样戳记,将梅令山古城与石门障联系起来,也无法令人信服,因在今包头地区,有“石门”戳记陶器的出土地点很多,应是汉代名为“石门”的陶窑生产的陶器输送到了这里,该古城只是使用“石门窑”生产陶器的聚落之一。按最近的文普资料: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在石门障所在的五当沟附近发现了建于汉代的烽燧城障遗址群——石门塞,其包括烽燧5座、障城3座、当路塞长城墙体2段、遗址1处。从石门向北,五当沟北岸有一片高台地,台地上坐落着古城塔村,据村中老人介绍,这里原来有一座古城,但今天古城已了无痕迹。古城塔村所在高台地,处于五当沟大拐弯北侧,利于掌控整个五当沟,南面遥望石门,亦是北出石门沟首经之地。如此,位于古城塔村中的已消失古城,应是汉代的石门障。而在五当沟,大约以石拐区古城塔村为界,古城塔村南侧,五当沟在险峻的山中向东形成一个大的拐弯,石拐或即由此而得名[18]。(-02-29内蒙古晨报)

石门(图片摘自考古汇)

怀朔镇,张文平,苗润华等考证白灵淖城圐圙古城为怀朔镇镇址[19]。

(图片摘自考古汇)

河水又东,迳稒阳县故城南。王莽之固阴也。河水决其西南隅。

稒阳县,张海斌等认为即今包头东河区大城西古城[20]。

又东南,枝津注焉水上承大河于临沃县,东流七十里,北溉田,南北二十里;注于河。

河水又东,迳塞泉城南而东注。

塞泉城,张文平等认为即今包头东河区东老藏营古城[21];张海斌等认为东老丈营子古城面积约为×平方米,应属障城一类城址[22]。

王兴锋在《西汉五原属国都尉驻地——蒱泽县城初探》[23]一文中认为蒱泽县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城疙梁一带,但按《水经注》未提及蒱泽县考量,则蒱泽县城位于黄河干流沿岸的可能性基本可排除;而张文平等认为哈素海在汉代即名为蒱泽(不知此论从何得来),按此则蒱泽县得名应与哈素海有关,故蒱泽县旧址很可能为包头东河区东老藏营古城(至于蒱泽县城是否为塞泉城另当别论)。

△又东,过云中桢陵县南,又东过沙南县北,从县东屈南,过沙陵县西。沙陵县故城,即今托克托县哈拉板申村东古城[24]。

大河东迳咸阳县故城南,王莽之贲武也。

咸阳县故城,冯文勇认为位于土默特右旗苏波盖乡东老藏村南的东老藏古城为汉代咸阳县故城,《地图集》所标亦大致如此;但张文平等认为东老藏古城为塞泉城(并以哈素海汉代为蒱泽)。而按方位结合文普资料推析推析则王兴锋在《西汉五原属国都尉驻地——蒱泽县城初探》[25]一文中找到的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城疙梁古城遗址恰当其位。(至于与注文“大河东迳咸阳县故城南”描述不符则可归于黄河河道迁徙所致,而今该古城遗址难觅的困惑抑或即因河水改道或泛滥而被湮没)

河水屈而南流,白渠水注之。水出塞外,西迳定襄武进县故城北,西部都尉治,王莽更名伐蛮。世祖建武中,封随宪为侯国也。

白渠水,今大黑河支流,按后文“白渠水西北,迳成乐城北”推测上游约相当今宝贝河,

武进县:按上游为宝贝河结合注文“水出塞外,西迳定襄武进县故城北”考量疑即今和林格尔新店子乡榆林城址[26];该城址周约米,李逸友其判定为定襄郡武城县不知所凭何据且亦与《地图集》武城县地望相去甚远[27]。

白渠水西北,迳成乐城北。《郡国志》曰:成乐故属定襄也。《魏土地记》曰:云中城东八十里有成乐城,今云中郡治,一名石卢城也。

成乐城,学界普遍认为即今位于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乡土城子村北1.5km处古城。城址北侧是土默川平原,南侧为东西走向的摩天岭,东西两侧丘陵绵延,南傍白渠水。北与大漠相连,向西可抵达黄河,向东、向南可达中原腹地,是连接大漠和中原的要冲地带。古城址文化层厚约10m。古城规模宏大;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宽m,南北长m,周长约为m。城墙残高0.5~10m。东、北、西三面设门,外加筑瓮城。分南、中、北城。南城南北m,东西残长m,残高2m;北城南北1m,东西m;中城南北m,东西m。发现有窑址、窖穴、居住址等遗迹。出土有灰陶绳纹罐、盆、豆、甑、瓶,瓷碗、注子、盂、三彩残片。在土城子城址周围,有战国、汉代、隋唐墓葬。城址系战国时期属云中郡,汉定襄郡成乐故城,北魏北都盛乐城,隋大利城(是为启民可汗而兴筑),唐单于大都护府,辽振武县城,元振武城,明代属红城卫(国家文物局,)。

白渠水又西迳魏云中宫南。《魏土地记》曰:云中宫在云中故城东四十里。白渠水又西南,迳云中故城南,故赵地。《虞氏记》云:赵武侯自五原河曲筑长城,东至阴山,又于河西造大城,一箱崩不就,乃改卜阴山河曲而祷焉。昼见群鹄游于云中,徘徊经日,见大光在其下。武侯曰:此为城乎?乃即于其处筑城,今云中城是也。秦始皇十三年,立云中郡。王莽更郡曰受降,县曰远服矣。

云中故城,即今位于托克托县古城乡古城村西古城。古城址位于托克托县古城乡古城村西,北依大青山,面临黄河,地势平坦,西有大黑河(即古荒干水)注入黄河。古城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南北向,南北m,东西1m,周长约0m。城墙夯筑,基宽7~11m,残高3---5m,夯层厚8~12cm。城西南部有一子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m,周长约m。文化层厚1.5m。城中部有建筑基址,地面散布有绳纹砖、瓦和灰陶弦断绳纹罐、笳,篦点纹罐等残片。出土有布币、“半两”、“五铢”铜钱,北魏“大代太和八年”(年)鎏会铜佛像等。城外有战国至北魏时期墓葬(国家文物局,)。据罗福颐(),在城址西门外发现闵氏墓及墓室壁画,砖室墓,三进,主室最后进,中室、前室均有左右耳室,墓室券门,室顶券或穹隆式。壁画在中室左右耳室内。从出土残余随葬物和壁画风格判断,墓室属于西汉末期。据《史记》考证为战国、秦、汉云中郡郡治,北魏云中镇城址[28](李逸友,;李逸友,2)

白渠水又西北,迳沙陵县故城南,王莽之希恩县也。其水西注沙陵湖。

沙陵县故城,李逸友()等考证托克托县西北6km的哈拉板申古城为汉代沙陵县旧址,十二连东部为汉代沙南县,与“(河水)又东过沙南县北,从县东屈南过沙陵县西”的记载合。《元和郡县志》也明确记载,榆林县是“本汉沙南县地。”

又有荒干水,出塞外,南迳钟山,山即阴山。故郎中侯应言于汉曰:阴山东西千余里,单于之苑囿也。自孝武出师,攘之于漠北。匈奴失阴山,过之未尝不哭。谓此山也。其水西南迳武皋县,王莽之永武也。

荒干水,大致与今大黑河相当。

武皋县,按注文“其水西南迳武皋县”疑即今呼市榆林镇陶卜齐古城址[29]。

又南迳原阳县故城西。

又西南与武泉水合。其水东出武泉县之故城西南,县即王莽之所谓顺泉者也。水南流,又西屈,迳北舆县故城南。按《地理志》:五原有南舆县,王莽之南利也,故此加北。旧中部都尉治。《十三州志》曰:广陵有舆,故此加北,疑太疏远也。

原阳县故城,内蒙古文物局认为即今呼和浩特市金河镇八拜城址[30];但该城址平面呈凸字形,周长约米,作为边疆地域县一级城邑规模偏小且形制亦较为独特;按注文“又南迳原阳县故城西”结合百度地图爬梳相关文普资料,本文以为位于黄合少镇二十家村西南约M的二十家城址更可能为原阳县故城,该城址为内外两重城,平面呈长方形,外城周约1米,自治区文物局亦将其判定为西汉定襄郡所属县城[31]。《地图集》将二十家城址判定为安陶县故城并在其西南附近标注了定襄县城址,估计与城中出土的“安陶丞印”、“定襄丞印”封泥有关[32];但按注文则二十家城址为原阳县故城较妥切;如下图所示:

武泉县,即呼和浩特市巴彦(罗家营)镇塔利古城。古城由内、外两城组成,内城呈正方形,边长为m,周长为m;外城呈长方形,南北宽m,东西长m,周长为3m。李兴盛和李逸友(李兴盛,;李逸友,2:内蒙古呼和浩特东郊塔布秃村汉城遗址调查,)考证为汉代武泉县。

北舆县故城,沙梁子古城沙梁子古城即呼和浩特市小黑河乡沙梁子村西北。城址系汉代古城。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南宽北窄,南北向。南墙长m,北墙长m,南北通长m,周长约1m。城墙夯筑,基宽16----20m(国家文物局,)。李逸友(2)考证为汉代北舆县城。

其水又西南入芒干水,又西南,迳白道南谷口。有城在右,萦带长城,背山面泽,谓之白道城。自城北出有高阪,谓之白道岭。沿路惟土穴出泉,挹之不穷。余每读《琴操》,见《琴慎相和雅歌录》云:饮马长城窟,及其扳陟斯途,远怀古事,始知信矣,非虚言也。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沿溪亘岭,东西无极,疑赵武灵王之所筑也。

白道城,坝口子古城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攸攸板乡坝子口村坝口子沟口。索秀芬(2)考察,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m,东西宽约m,周长约m。城内中部偏北有一处东西向隔墙将城分为南北两城,南城较大。南城内距离西墙壁约m处又有南北向土墙一道,分南城为东西两城。城内有建筑基址,出土有陶瓮、罐,板瓦、筒瓦、砖,石佛等。并认为是北魏白道城址。李逸友()也认为是北魏白道城址。

“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沿溪亘岭,东西无极,疑赵武灵王之所筑也”北魏太和十八年(年),郦道元随孝文帝拓跋宏北巡,看到了绵延于今大青山蜈蚣坝山前地带的战国赵北长城墙体,这段长城的确是战国赵武灵王所筑的赵北长城,郦道元当时看到的已经是作为历史陈迹的残垣了,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战国赵北长城墙体在北魏时期是未经加筑沿用的[33]。

荒干水又西南,迳云中城北,白道中溪水注之,水发源武川北塞中。其水南流,迳武川镇城,城以景明中筑,以御北狄矣。

武川镇:张文平等认为希拉穆仁城圐圙古城为武川镇镇址所在并进行了缜密严谨的论证[34]。而包头市文物管理处与达茂旗文物管理所的《达茂旗希拉穆仁城圐圙古城调查》考古调查报告亦推断希拉穆仁城圐圙古城为武川镇,而二份子古城则正好处于左右呼应怀朔镇(白灵淖城圐圙古城)和武川镇(希拉穆仁城圐圙古城)的位置之上[35]。

图表1白道中溪(武川县城西)摄于年6月13日上午

其水西南流,历谷,迳魏帝行宫东,世谓之阿计头殿,宫城在白道岭北阜上。其城圆角而不方,四门列观,城内惟台殿而已。其水又西南,历中溪,出山,西南流,于云中城北,南注芒干水。

阿计头殿,土城梁古城南城为魏帝行宫之一的阿计头殿,北城应为保护阿计头殿的军事戍城,同时也起到沟通阴山南北防御的作用,而对于下南滩遗址则新认定为北魏孝文帝阴山讲武台……….白道城北高阪称作“白道岭”,即今蜈蚣坝所在。“白道岭北阜上”有“魏帝行宫”,当时人称作“阿计头殿”,“白道中溪水”流经魏帝行宫东。今蜈蚣坝一带的溪水中,以乌素图水最大,应为北魏时期的白道中溪水,土城梁古城恰好位于乌素图水的西山上。《水经注》描述阿计头殿,写到“其城圆角而不方,四门列观,城内惟台殿而已”,与土城梁古城南城大体相符[36]。

阿计头殿(图片摘自网络)

芒干水又西,塞水出怀朔镇东北芒中,南流迳广德殿西山下。余以太和十八年,从高祖北巡,届于阴山之讲武台。台之东有《高祖讲武碑》,碑文是中书郎高聪之辞也。

自台西出,南上山。山无树木,惟童阜耳。即广德殿所在也。

其殿四注两厦,堂宇绮井,图画奇禽异兽之象。殿之西北,便得焜煌堂,雕楹镂桷,取状古之温室也,其时帝幸龙荒,游鸾朔北,南秦王仇池杨难当,舍蕃委诚,重译拜阙,陛见之所也。故殿以广德为名。魏太平真君三年,刻石树碑,勒宣时事。碑颂云:肃清帝道,振摄四荒。有蛮有戎,自彼氐羌;无思不服,重译稽颡。恂恂南秦,敛敛推亡。峨峨广德,奕奕焜煌。侍中、司徒、东郡公崔浩之辞也。碑阴题宣城公李孝伯、尚书卢遐等。从臣姓名,若新镂焉。其水历谷,南出山,西南入芒干水。

怀朔镇,内蒙古文物工作队与包头市文物管理所的考古调查报告《内蒙古白灵淖城圐圙北魏古城遗址调查与试掘》[37],将位于包头市固阳县的白灵淖城圐圙古城考证为怀朔镇镇址,目前已无争议。

但若按塞水为榆树店河(按广德殿为榆树店古城)考量则距离怀朔镇太远不太符合注文“塞水出怀朔镇东北芒中”描述;故此关于怀朔镇还需作进一步的细致校验。(备注:张文平认为,《水经注》所记塞水,一般认为是主要流经今武川县、土默特左旗境内的万家沟河,在武川县境内的上游地段也称榆树店河。榆树店河的源头在武川县庙沟一带,北魏怀朔镇镇址为今固阳县白灵淖城圐圙古城,二者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毕竟庙沟在东,北魏怀朔镇在西,也可以勉强说“塞水出怀朔镇东北芒中[38]”)

讲武台,下南滩遗址以前有人认为是古城遗址,经调查,遗址周边没有发现城墙遗迹,遗址主体是三个东西并列的夯土高台遗迹,其上散布遗物以筒瓦、板瓦和残砖为主,不见生活用品陶器等。郦道元于太和十八年(年)随孝文帝北巡时到过“阴山之讲武台”,《魏书·高祖纪》同记此事,孝文帝“幸阅武台,临观讲武”。可见该讲武台又名阅武台,台上有观一类的建筑。下南滩遗址位于阴山山脉之后的广阔平川之上,所见遗迹遗物均可与讲武台的功能相吻合[39]。

广德殿,榆树店古城位于榆树店河北岸,但从榆树店河自北向南而流的大方向来看,也可以说流径榆树店古城的西山下。今天调查的榆树店古城,墙体依山势大致呈梯形分布,可见东墙、北墙和西墙三段墙体,南墙处为断崖及主要分布于断崖之下台地上的榆树店村,不见墙体。东墙、西墙中部均有弯曲,东墙长米,北墙长米,西墙长米,东、西墙南端点的连线长米。东墙、西墙南段各筑有两座马面。北墙东段有两座夯土台墩,相互间距25米,类似于城门门墩。西侧台墩北25米处亦有一座台墩,东侧台墩北25米处为一处漏斗状下陷,下陷断壁上可见夯土痕迹,初步推测当初也应是一个台墩建筑,后为洪水冲毁。城墙上两座台墩的南侧,经后人挖土破坏,地表暴露出大量板瓦残片。这四座台墩似为一座建筑的遗存,或即广德殿旧址[40]。

两个土堆是广德殿行宫土筑台墩遗址,过去应为行宫木柱底座(图片资料来自网络)

但经百度地图做空间维度的初步校验,阴山讲武台(下南滩)距离广德殿(榆树店古城)竟然有40.4公里之遥;按如此遥远的距离考量似乎不太符合注文“自台西出,南上山。山无树木,惟童阜耳。即广德殿所在也”之描述,故存疑;此外关于“塞水、芒中”等按注文与地形图难以对应,故广德殿地望本文姑且存疑。

图表2讲武台与广德殿的距离及方位鸟瞰

芒干水又西南注沙陵湖。湖水西南入于河。

河水南入桢陵县西北,缘胡山,历沙南县东北,两山二县之间而出,余以太和中为尚书郎,从高祖北巡,亲所迳涉。县在山南。王莽之桢陆也,北去云中城一百二十里。县南六十许里,有东西大山,山西枕河,河水南流,脉水寻经,殊乖川去之次,似非关究也。

桢陵县,位于托克托县中滩乡蒲滩拐村西的蒲滩拐古城是汉桢陵县城、西部都尉治城

冯文勇根据实地考察结合《水经注》认为蒲滩拐古城为汉桢陵县城。蒲滩拐古城系汉代占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为1m。冯氏以李逸友所认为汉桢陵县城(章盖营子古城)所处位置作比对认为,虽然章盖营子古城与“北去云中城一百二十单”也较吻合,但是黄河流经该城之西上下,地势比较和缓,与“两山二县之间而出”是不相吻合的,比较而言蒲滩拐古城更符合《水经注》的记载[41]。

此处结合腾讯地形图校验,注文“河水南入桢陵县西北,缘胡山,历沙南县东北,两山二县之间而出……县南六十许里,有东西大山,山西枕河”等地形地貌特征与蒲滩拐古城附近基本相当,此外章盖营子古城规模偏小周长仅约米[42];故本文从冯氏所论。

图表3蒲滩拐古城附近地形图符合“两山二县之间而出”

汉沙南县城,结合汉桢陵县城(蒲滩拐古城)附近地貌特征及注文描述“河水南入桢陵县西北,缘胡山,历沙南县东北,两山二县之间而出”综合考量汉沙南县城即今十二连城东部城址(李逸友等亦持持此论,)。

又南过赤城东,又南过定襄桐过县西。

河水于二县之间,济有君子之名。皇魏桓帝十一年,西幸榆中,东行代地。洛阳大贾赍金货随帝后行,夜迷失道,往投津长,曰子封,送之渡河。贾人卒死,津长埋之。其子寻求父丧,发冢举尸,资囊一无所损。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事闻于帝,帝曰:君子也!即名其津为君子济;济在云中城西南二百余里。

赤城,具体位置不详,但应囿于准格尔旗大路乡一带。

桐过县,李逸友等考证位于清水河县小缸房乡城嘴村西侧城嘴古城址为汉代定襄郡桐过县城址[43]。但城嘴古城址位于树颓水的南侧与注文方位及次序表述不合,故本文认为汉桐过县城址当位于树颓水(浑河)以北,君子济(喇嘛湾一带)以南。经爬梳相关文普资料位于喇嘛湾镇拐子上村东侧的拐子上城址最可能为汉代定襄郡桐过县城址。

拐子上城址位于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拐上村东侧。城址系战国、秦、汉代城址。现存东、南、北三面筑墙,西面依河为屏。北墙长m;东墙依山折为三段,长m,中部辟1门;南墙依山折为三段,长m;三墙总长约为m。城墙版筑,基宽7.5m,残高5~7m。城内中部有一道隔墙,长m,将城分为南北两城,隔墙东部有门。有马面和角楼址。采集有泥质灰陶绳纹釜、罐、盆,板瓦、筒瓦等(国家文物局,)。秦代兵器有矛、戈两种(乌兰察布文物工作站[44],)。李逸友(2)认为,古城内发现一批青铜戈,上有“相邦吕不韦三年”和“相邦吕不韦四年’’等铭文,因此,该古城应是秦代兴筑而汉代沿用的。

“三年相邦吕不韦造”铜矛图。秦国规定丞相负责全国政务,铸造兵器也由丞相监督,兵器上要刻丞相的名字以及年代,例如“三年”,就是秦王政三年(图片及资料摘自网络)

君子济,结合地形地貌及位于树颓水北等因素综合考量,疑位于喇嘛湾黄河大桥一带;而《地图集》所标君子济亦大致如此[45]。

河水又东南,左合一水,水出契吴东山,西迳故里南,北俗谓之契吴亭。其水又西流注于河。

河水又南,树颓水注之。

契吴东山,《十六国春秋》曰:「赫连勃勃北游契吴,叹曰:『美哉,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领以北,大河以南,未之有也!,按此赫连勃勃所云“契吴”当在今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附近,但从方位校验则此处注文所谓之“契吴东山”约在树颓水(浑河)东北一带与统万城相去甚远。显然两处“契吴”非指同一地望。而杨守敬亦疑此段注文有误。(守敬按:《元和志》云,契吴山在朔方县北七十里。《夏录》赫连勃勃北游契吴,叹曰,美哉!临广泽而带清流,自马岭以北,[二九]大河以南,未之有也。又云,契吴城在朔方县北一百二十里。契吴山,赫连昌因山所筑,以立勃勃之庙。此《注》称契吴东山、契吴亭,似即指赫连事。但赫连之契吴在河南,此《注》之契吴在河东,显有不合。岂真如孙氏所疑,左合为右合之误,而西径西流,西亦并东之误欤?然准以地望,在唐朔方县之北八九百里,与《元和志》究未能恰合,今仍原文而附记于此。又按:《御览》一百六十四引郦元《水经注》曰,朔方县有契吴山,勃勃北游登之,叹曰,云云。与《夏录》文同。考汉之朔方县不在此,唐有朔方县,又非道元所及,《注》不当标朔方县之名。据《御览》上二条,一引《十六国春秋》,载勃勃于朔方筑大城,一引《水经注》载统万城,疑此条本接引《十六国春秋》称朔方有契吴山,传抄者误衍县字,又错入《水经注》下也[46]。)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0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