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唤醒你对银川这段历史的记忆银
人生得意须尽欢买买买时不手软人生在世不称意买个东西解解气这句话有没有说出你们心声?(图片来源于新华网)买买买现在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今天小编想通过时光隧道跟你们聊聊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咱银川人购物的那些变化购物方式大变样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推行的是公共食堂吃“大锅饭”共同劳动共同生产人们基本不需要购买商品年第一张粮票发行银川人进入了漫长的“票证时代”粮票、油票、布票、电视机票、手表票……这些年轻人听起来“陌生”的票证是老一辈银川人不能忘怀的记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凭票换购”是银川人日常生活购物的常态那个时候有钱,也无法“任性”每到逢年过节各地供销社门前就会簇拥着一大批买东西的人人们把手抄在袖筒里、跺着脚在冷风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经常是天不亮就起来排队60年代物资匮乏商品抬价年3月贺兰县食品公司指导员肖雨香在收购鸡蛋那时家里买个酱油醋都要等小贩上门出售购物基本靠缘分如果路边能来场偶遇那更是极好的驻足即买~上世纪70年代良田公社罗家庄购销点的同志推着小货车下乡卖商品后来有了小卖部大家买东西也更加方便了70年代末百姓生活渐渐富裕物资也越来越丰富赶集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是老百姓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商品交易方式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三大件是宁夏人的香饽饽它们分别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了80年代无论买粮食或其他生活必需品基本上不再使用粮票、油票各种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国家逐步开放了小商品价格市场活水涌动人们能买的东西越来越多沙发等家具走入寻常百姓家当时录音机卖得很火年4月10日宁夏外文书店建成营业群众争先选购读物家用电器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冰箱、电视机和洗衣机大家追求的三大件有了改变改革开放了市场经济日益繁荣当时人们形容有钱人是开着桑塔纳手拿大哥大钱包一打开百元一沓沓万元户、个体户、张海迪女排、少林寺、金庸下海、邓丽君卡式录音机、迪斯科……都是百姓
上一篇文章: 宁夏贺兰牡丹花开香满园赏花游园正当时人 下一篇文章: 家长们注意贺兰有这115家小饭桌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