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工作纪实不

宁夏平原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如果说黄河像母亲一样滋润着这片土地,让人类在这里耕作劳动繁衍生息,那贺兰山就如同父亲般用自己巍峨的身躯挡住来自沙漠的侵袭,化作一道屏障,默默的守护着这里的富饶、祥和。今日贺兰山“没有贺兰山就没有宁夏稳定生态环境,没有贺兰山就没有石嘴山的煤炭资源”。石嘴山市市委书记王文宇表情凝重。几十年来,贺兰山丰富的煤炭资源曾经让我们富有,可是粗放管理下无序开采终于致使这座父亲山满目疮痍、哭泣不止。王文宇话峰一转:如何还贺兰山一片翠绿?近两年贺兰山生态保卫战可谓摧枯拉朽。贺兰山是西南到东北走向的山脉,地跨宁蒙两省,南北长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是我国八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贺兰山也是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因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是中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也是宁夏平原的主要保屏障。年5月9日,国务院批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过度开采父亲山千疮百孔贺兰山的煤炭资源对全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至今为止累计开采5亿吨。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把贺兰山北部汝箕沟、石炭井等矿区列入“一五”期间10大煤炭基地之一,就这样石嘴山市就成了宁夏第一个国家投资兴建的煤炭工业基地。贺兰山综合整治办公室的主任张建华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家投资先后建成了石炭井一矿、二矿、三矿、四矿、大峰露天煤矿、白笈沟矿等一批国家统配煤矿。到了80年代末,石炭井三矿、四矿、一矿等因资源枯竭或者深度开采难度增加、效益下滑先后关闭。“最开始的煤矿都是国企,一边开采煤炭一边回填矿坑,都是有秩序有规划的开采。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私人开采的增加,贺兰山变得千疮百孔。”别看张建华带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干起工作来一点都不含糊,对贺兰山的整治工作可谓是了如指掌。昔日哭泣的贺兰山百孔千疮90年代以后,受国家‘有水快流’片面政策的影响,石嘴山市设立了数十家集体乡镇私营煤矿。以后又批准了数十家以采煤为主的灭火工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多以露天剥挖为主。一方面露天剥挖为主,大型剥挖机械设备越来越先进,开采过度。另一方面私营企业为追求效益,无序开采。就这样,造成了贺兰山千疮百孔的局面。深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98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