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非遗陈米糊是美食更是文化传承
民以食为天,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而饮食文化代表的不只是食物本身,更是一系列制作技艺和世代传承。一种非遗美食就是一个故事,浓缩了一群人、一座城的生活习惯。在贺兰县,洪广镇洪广营陈氏米糊制作技艺历史悠久,风味独特,不仅入选银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早已成为一代人味蕾上的永恒记忆。今天,让我们走进“舌尖上的非遗”洪广营陈氏米糊,一同感受它的文化魅力。
“米糊来咯!趁热吃!”还没走到店内就已经听到了吆呼声,寻着声音望去,陈氏米糊店映入眼帘。店面位于洪广镇通往贺兰县的主干道,不大的小店容纳了四张桌子,稍显朴素,但并不妨碍这里做出酥软香甜,吸引食客流连忘返的米糊饼。
发酵好的大糜子面、香油、白糖、枸杞......见到我们的到来,店主陈国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米糊制作所需的食材,开始烙米糊饼。将糊状的糜子面搅匀,均匀撒入带盖的生铁锅中,迅速撒上白糖、枸杞、葡萄干等辅料,锅盖盖后下烤上蒸,出来的米糊下焦上软,外脆内酥,香味扑鼻。
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国富说:“米糊是从我们太爷爷传到我,已经是四代了。米糊原料主要是糜子,它要经过发酵,发酵好了才能摊,还会放油、糖,做好后香甜可口。”
米糊制作简单,入口酥软,外滑内粘,无其它配菜即可单独食用,且所用的原产于六盘山下的大糜子具有清肺、软化血管之功效。在制作过程中,陈国富口中那口形状奇特、富有年代感的黑色小铁锅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此锅由盖、座两部分构成,系家中祖传,距今已有年历史,型制特别,远看状似清朝官吏官帽。独特的构造不仅能烙出薄厚均匀、大小适中的米糊饼,且在民间饮食器皿中并不多见,极具工艺价值。
陈米糊作为洪广营许多老人的记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能勾起食客们的美好回忆。几百年来,人们对米糊的钟爱丝毫没有减退,其实用性特征明显,在当地有极大影响和群众基础。陈国富自豪地说,直到现在,有很多老食客还会常来,“我八九岁的时候就跟着学,到现在接手有30多年了。吃米糊的都是老顾客了,有的都是从我父亲那一辈的人,现在年轻人知道的有的也来吃,可以打电话约。”
当年洪广营米糊经营者很多,但陈家的米糊因焦而不腻,外焦里软,酥软爽口而最为出名。陈米糊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陈国富师从其父陈明,任凭岁月流逝,但其制作工艺流程及原材料依然保持原状。“以前他们老爹摊的时候我就吃过了,那时候我们是一个村子的。这么多年味道一直没变,一直都好吃,我们都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