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部所需对接东部所能宁夏发力创
25.16亿元
截至年底,宁夏技术市场平台线上搜集、整理、入库各类科技成果12.8万条,累计实现交易额1.14亿元。全区登记技术合同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5.16亿元,较年同期分别增长61.81%、11.72%。
“这台设备正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智能化和精密度都非常符合要求。那种感觉,就好比‘千里姻缘一线牵’!”时间已过去大半年,宁夏特鑫焊接热喷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鑫公司)负责人童喜民,提及企业“卡脖子”问题的解决,依然喜不自胜。
帮他牵线的,是宁夏技术转移研究院。
近日,这个研究院被写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最新印发的《关于实施科技强区行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
多年探索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路径的实践证明,必须把引进和转化国内外先进适用科技成果作为重中之重,才能提升发展质量与层次,提高生产力水平。
面对困局,宁夏创造性提出了构建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生态服务体系,推动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5年间增长5倍。
以“西部所需”对接“东部所能”,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双轮”驱动,宁夏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起更大舞台。
审时度势,建设技术转移体系
特鑫公司是宁夏首家规模化、专业化从事特种焊接、金属热喷涂、耐磨焊丝销售的企业。当前,他们想突破现有工业流程和生产模式,首先要有更高精密度的设备,但一直未能找到。
年7月初,特鑫公司通过吴忠市利通区科技局向宁夏技术转移研究院提交了技术需求。工作人员将其列入“新材料领域相关企业进校园”参会名单。
很快,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宁夏技术转移研究院共同组织众多技术骨干前往江苏高校进行技术需求对接。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波对特鑫公司的需求给出了规范化梳理,并向童喜民引荐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果然,这家公司生产的智能电弧增材焊接设备给了童喜民大大的惊喜。双方经反复深入对接,最终签订26万元的合作协议。
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科技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宁夏技术转移研究院在诞生伊始,就承载了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
“通过认真研究借鉴国内外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做法和经验,我们首次提出从成果端、需求端、服务端、金融端‘四端发力’建设宁夏技术转移研究院的思路。”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赵功强说。
去年5月12日,宁夏科技厅印发了宁夏技术转移研究院筹建方案。作为主要负责人,赵功强起草完成研究院建设方案,并组织开发汇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东西部科技合作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线上,链接企业、高校院所、专家、政府、园区、科技中介机构、投融资机构等全产业链角色,为创新主体提供线上开店、需求推送、校企合作线上撮合等全方位服务。线下,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区内外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探索组建宁夏技术转移中心联盟,开展系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活动。
一个“企业画像—诊断评测—解决方案—服务对接”的科技创新全流程服务模式,轮廓清晰。
按照规划,未来3—5年,宁夏技术转移研究院力争被打造为宁夏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承载平台、东西部科技合作的桥梁纽带、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通道。
多方发力,加强创新生态服务
构建科技创新生态服务体系,宁夏技术转移研究院只是其中一环。
这是一个庞杂的工程,被融入到技术市场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结合、科技型企业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等诸多工作实践中。
科技资源短缺、技术转移转化渠道不畅、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不强……这个地处西北内陆的小省区,科技创新长期以来存在短板,所有科技主体都在渴望良策。
技术市场作为技术交易的主要载体,是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主要平台。然而4年前,宁夏在这一领域还是空白。
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宁夏科技厅利用中央引导地方发展专项资金万元,启动建设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宁夏技术市场,年9月13日正式运行。
随着人才、院所、企业和政府之间服务桥梁的搭建,多方参与、多领域渗透的技术转移模式初步构建,实现了科技信息发布、技术供需对接、成果路演、在线交易、价值评估、政策推送等多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功能。
紧接着,宁夏加速推动自治区、市、县三级技术市场体系建设和服务。
“我们指导石嘴山市、吴忠市建成了技术市场分市场并投入运营,大力推进固原市、中卫市、银川市贺兰县技术市场建设进度,为的就是在全区织起一张大网,形成普惠企业的合力。”赵功强说。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服务,需要“硬件”,更需要“软件”。
连续4年成功承办的中国创新挑战赛(宁夏)赛事,经过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等13个行业需求专场对接会,累计发布技术需求余项,吸引34个省市65所科研院所的个团队来宁交流合作,促成意向性合作项、金额3.2亿元,签订正式技术合同21项、金额万元,在探索高质量科技成果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精准对接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与此同时,针对当前服务弱项,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了宁夏科技中介服务协会,围绕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技术经纪人培养、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组织线上线下培训50多场次,培训人员4万余人次,有效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向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全面推进,力促技术交易升格
技术市场和技术转移研究院并行发力,加速了宁夏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落地的步伐。
摆在面前的,是一张令人欣慰的成绩单。
截至年底,宁夏技术市场平台线上搜集、整理、入库各类科技成果12.8万条,征集企业技术创新需求项,吸纳全国科研院所1家,入驻科技服务机构家、技术专家名;发布推介优质科技成果余项,举办专场对接会42场,累计实现交易额1.14亿元。全区登记技术合同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5.16亿元,较年同期分别增长61.81%、11.72%。
宁夏技术转移研究院也不甘落后。截至今年3月底,线上平台数据涵盖余家科技型企业,入驻区内外高校58家,为企业提供服务近次;线下挖掘企业技术需求项,邀请近50所高校院所的余位专家开展常态化需求对接,举办12场技术转移服务活动,促成技术交易额预计万元。
5.3亿元、7.34亿元、12.11亿元、16.74亿元、22.52亿元、25.16亿元。纵览宁夏年至年技术合同成交额,恰似一个个台阶节节攀升。力争今年这一数字突破30亿元,再次刷新纪录。
如何破题,至关重要。
记者从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获悉,该中心将加速宁夏技术转移研究院、宁夏技术市场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全区五市的技术市场体系;实现园区和企业科技政策“全覆盖”,高质量办好国家级科技创新赛事活动,培育自治区科技型企业家以上。
驶入正轨的科技创新生态服务建设,不待扬鞭自奋蹄。
目前,宁夏技术市场平台推出“闽宁合作”“鲁宁情深”“苏宁牵手”等成果需求对接品牌,新增科技成果项、技术专家90名、服务机构9家、高校院所11家,发布科技成果项;宁夏技术转移研究院正在谋划提档升级建设三年计划,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联盟和技术转移专家智库加紧建设。
另外,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夏)蓄势待发,自治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征集受理,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推进建设,宁夏科技成果博览会积极筹备。
“什么时候搭建顺畅的合作渠道,能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我们才敢说科技创新生态真正得到了优化。”赵功强表示。
(责任编辑:石兰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