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荣村里话欣荣
原标题:欣荣村里话“欣荣”
新春走基层
◎本报记者王迎霞通讯员陈海洋孙思敏
马龙开着新买的SUV,带记者去他打工的食用菌温室大棚参观。
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这是支柱产业。
离春节还有一个星期,西北农村正值传统农闲期,但温棚种植不受影响。很多农户抢抓时机,变“冬闲”为“冬忙”。
欣荣村是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搬迁安置村,年5月由固原市原州区和西吉县的51个行政村分两批搬迁建成。马龙就是那时走出山沟沟,来到了银川平原。
“在山区主要交通不便,守着家里的几亩薄田,啥也干不了。人挪活树挪死,我一听说这个地方,当即决定:搬!”他笑起来。
那年马龙26岁。他没想到,一家人从此真的“挪活”了。在移民新区,他遇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张金河。
张金河是村里的科技特派员,年被县委县政府以招才引智方式引进到欣荣村投资创业。
移民搬迁安置后,他先是打造了一个面积亩的现代化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生产的香芹、番茄、辣椒、甜瓜等有机蔬菜远销区内外;年又率先在宁夏引进菌菇工厂化生产线,建成了菌菇种植示范基地,吸纳百余建档立卡户及群众务工。
“他是个能人。当时这个地方一片沙漠,啥也没有,他干啥啥成。”马龙由衷地夸赞。
“十三五”以来,宁夏科技厅先后组织多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全区个贫困村,手把手帮助移民掌握实用技术,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刚开始,马龙和媳妇都出去打工,张金河的菌菇种植示范基地建起来后,他先让媳妇过来,自己照干建筑。后来一看,媳妇的收入跟自己差不多,还不耽误照看家,两人一合计,双双跟着张金河进了蘑菇棚。
年,欣荣村整村脱贫出列,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就在这一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万元,人均纯收入元,较年涨幅9.5%。
马龙收拾了旧房,盖了新房,把平方米的地方装修得漂漂亮亮,去年又买了一辆车,主要走温棚的时候用。
开着SUV去打工,这在移民村多少算得上一种“奢侈”行为,马龙却不以为然。他说车就是代步工具,以后手头宽裕了,再买更好的,“有些街坊新车舍不得开,啥时代了,这种思想不合拍呀”。
温棚离家不远,开车十分钟就到了。马龙放慢车速,让记者感受村容村貌。
清一色的白墙灰瓦,看起来很清爽。路也修得平整,两边的温棚在夕阳的余晖中一排一排向后跑去,拉出长长的影子。
“温棚都是张叔承包的。”马龙说。
张金河也是贺兰县金富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欣荣和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马龙说着说着,嘴里的“张总”成了“张叔”。
恰巧,张金河也在。
胖乎乎的香菇从菌棒上探出脑袋,个个喜人。张金河又给马龙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其实每次都说,他也都知道,但还是忍不住”。
据统计,宁夏像张金河一样的科技特派员,累计为贫困村引进新品种多个,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近个,示范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多项,领办、创办农村合作社个,培育科技示范户3.5万户,培训农民9.1万余人次。
就拿欣荣村来说,近些年从单一的食用菌种植发展为以食用菌、水果番茄、鲜食红树莓等为主的特色设施果蔬种植,从栋简易小拱棚和28栋一代温棚发展为二三四代大中温室大棚栋、占地30亩的智能温室大棚1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产业做起来,百姓才能富起来。
在张金河的指导下,欣荣村的温棚年产香菇菌棒万棒、鲜菌菇吨,年销售收入0万元,净利润万元。
为了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年,张金河在贺兰县科技局的项目支持下,聘请福建省古田县为民食用菌研究所陈为平教授,进行设施拱棚赤松茸栽培试验。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亩均产值达3万元。
“我们又建立了平方米的高标准菌种室,成功繁育赤松茸菌种,为菌菇大田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张金河说,此项技术的推广还有效解决了废弃菌棒及周边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为菌菇蔬菜有机循环发展找到了新路径。
搬迁前,群众外出务工背井离乡,搬迁后,90%的人能够在家门口就业,收入也从每天80元涨到—元。提升,是永恒的主题。
今年,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将紧盯自治区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通过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项目和“三区”科技人才计划,推动全区人以上的个移民安置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全覆盖。
千千万万个欣荣村将和这个名字一样,欣欣向荣。(王迎霞通讯员陈海洋孙思敏)
责任编辑:
小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