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隆源村创新五组共治让群众获得更
隆源村位于贺兰县西北部,是“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的生态移民村,全村共有户人,曾经,这里经济发展滞后,产业“一张白纸”,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
近几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村子有了大变化,产业得到发展,村民们也愿意留下来。如何巩固乡村振兴成果、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驻村第一书记杨振雄在驻村工作中,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组共治”方法。
杨振雄告诉记者:“五组共治是就是由基层治理党小组、产业项目党小组、纠纷调解党小组、乡风文明党小组以及环境整治党小组,每个党小组都由一个村干部负责,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再一起协商解决。”
每个党小组工作具体,责任到人,也让村里工作更好地展开。杨振雄担任着产业项目党小组组长,今年,隆源村蔬菜产业园二期的15栋大棚在他的推动下,已完成了主体建设。
村民李主麻和妻子夏天在棚外的辣椒地里打工,冬天又回到大棚里继续打工,一家的年收入在五六万元,对于他们来说,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
李主麻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领导盯得紧,大棚越来越多,活也越来越多,我们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多。”
目前,隆源村已建成使用的设施温棚40栋,温棚种植的辣椒以及香菇市场反应非常好,销路不愁。今年,设施农业共带动本村就业人口多人,务工增收多万元,这15栋大棚建成后,村民增收的渠道更加宽了。
产业强了,环境好了,才会更宜居。现在村里乱堆乱放的情况没有了,巷道干净整洁了,居民家的垃圾也有人专门定时拉运。
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彦海,也是环境整治党小组负责人。他说,当了负责人以后,责任更大了,他们不断听百姓的意见和学习其它地方的做法,通过党员带头、设置巷长和积分超市等方式,村子一天一天在变美。
“把我们的生活习惯都改变了,每家每户都干干净净,像生活在小公园一样,每个人都越来越爱自己的家园了。”村民禹慧芹说道。
环境好了,人也愿意留下来了,隆源村还获得了全国人居环境模范村。在村里,基层治理、纠纷调解、乡风文明建设等都实现了工作具体化、细节化。党组织通过支部、小组和党员的组织形式,让工作有抓手、可操作、见效果,也让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记者卜令峰闫红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