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中化MAP战略

央广网银川11月3日消息(记者王晶)10月的宁夏贺兰县,这个被誉为“北方的鱼米之乡”之处,水稻采收期已近尾声。走进常信乡四十里店村,大片稻田地里的水稻早已收割入库,稻田里每隔一米便堆放着一捆捆金黄的稻秸。一大早,与土地打了20多年交道的荣辉刚从自家地里忙完农活,见到记者时赶忙点开手机上的智农App系统,颇为兴奋地向记者展示前几天秋收时自家水稻的“田间秀”视频。只见屏幕内稻田里的稻粒个个饱满,连大小形状都几乎规格一致。今年,他家亩宁粳57号优质稻谷,因整精米率和出米率分别比其他农户高出2个百分点,每斤收购价格1块4毛5,比其他种植户高了1毛钱。而这些实际的变化,均得益于荣辉与中化农业贺兰MAP技术服务中心的合作(MAP为ModernAgriculturePlatform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供种、测土配方施肥、植保……从种到收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科学专业的操作和指导。”瞅着地里收割的几千亩粳稻,荣辉脸上自然堆满了笑。11月1日,宁夏贺兰县,当地农民正在忙着收稻秸。(央广网记者王晶摄)农民荣辉的“法宝”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宁夏,是黄河流域为数不多的自流灌溉区之一。在宁夏贺兰县,由南向北穿过县境的唐徕渠等五大干渠,引来源源不断的黄河水,灌溉贺兰县几十万亩农田。然而,虽说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水稻的种植技术却一直很落后。“以前种地凭经验,现在就得凭科技。”荣辉口中的科技,可帮了他大忙。从部队退伍便从事农业种植的他是当地的种粮大户,起初他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与中化农业MAP技术服务中心初步合作水稻种植服务亩。随后,贺兰MAP技术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先帮助他家农田取土样检测土壤养分含量,分析数据,还开出了“药方”。“减少化肥用量能行吗?以前我都是凭借经验,配比化肥里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荣辉有点将信将疑,他决定先用部分面积的稻田,采用贺兰MAP技术服务中心为他提供的全程农资套餐服务,另一半还是用原来的种植方法。11月1日,在中化农业贺兰MAP技术服务中心,荣辉向记者展示他的“田间秀”。(央广网记者王晶摄)可从施肥开始,荣辉就感觉不一样。中化MAP彻底改变了农民凭经验施肥的习惯,通过测土,为每一块田定制营养方案,植保方案也打破了他的传统观念。平日治病虫,他经常重复用药,打不死就加量,而中化则是用组合拳,避免了抗药性。到了秋收季时,荣辉的顾虑全然打消,采用MAP全程农资套餐服务的地块,不管是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优于采用传统种植方法的地块。“就说配方肥吧,里面有核心母粒,能促根系生长,补充中微量元素,还能提升作物品质,每亩增产斤,现在水稻比原来自己种能多卖10万余元。“掰着手指和记者算起这笔帐来,荣辉乐此不疲。和土地较劲了这么久,他这才了解,土地也要“因材施教”。贺兰MAP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不乱施,也不多施,做到科学施肥,达到减肥增效、降本增收的目的。”除了MAP的技术和服务支持,中化智慧农业还用高科技解决农户一直以来的种植痛点。其遥感监测平台,能够智能分析作物长势,进行导航定位精准巡田。这种转变,在荣辉看来,就是农业种植从过去的单打独斗的模式,变成了一条龙服务。“过去农民买种子去种子店、买化肥去化肥店、买农药去农药店、卖粮再去收粮,现在从种子、化肥、农药到收割卖粮,一条龙全给解决了。”他告诉记者,MAP模式不仅为他这样的大型种植户提供了技术支撑,更为很多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的农户解决了后顾之忧,收粮时还可以在粮食收割和烘干时得到帮助。企业家老赵的心愿在贺兰县,和荣辉有相同想法的,还有宁夏广银米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赵建文。30日,一场“推动乡村振兴共建乡风文明——中化农业MAP走进贺兰”的文艺演出如期上演,赵建文捧回了“MAP最佳服务站站长奖”,而就在距领奖台不足2公里处,便是他经营的“稻渔空间”,稻田里摸鱼,带着孩子捡鸭蛋,将稻谷种出了“孙悟空”“仙女”的模样……这一切美好的体验,均可以从位于贺兰县的“稻渔空间”寻觅到。“当时打造‘稻渔空间’只是为了吸引年轻人来种田!”赵建文说的是心里话,他创建的“稻渔空间”实现了产业升级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仅成为银川的一道独特旅游风景,也探索出宁夏平原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途径。年,他获得了“全国十佳农民”称号。“可是没有后继农科人才,没有科学的种植技术,就种不出优质的水稻。”这是赵建文这几年从事水稻种植感触最深的一点。“推动乡村振兴共建乡风文明——中化农业MAP走进贺兰”,赵建文(左二)捧回了“MAP最佳服务站站长奖”。(主办方供图)当听说中化农业的MAP技术服务中心要落户贺兰的消息后,之前早已听到过这种先进农业模式的赵建文,主动与中化农业展开接洽,成为贺兰MAP技术服务中心的合作伙伴。“农村中的年轻人都进城了,留在村里的老人干不动,学农业的大学生又不愿意到农村来,公司每月元工资都雇不到一个年轻的拖拉机手,怎么办?”赵建文心里早就打好了“算盘”,“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喜欢干服务业,于是决定以三产为突破口,首先吸引年轻人到公司来,然后再逐步引导他们向二产和一产下沉。”获得“全国十佳农民”荣誉后更忙了,他被当地农民称作“赵大米”,产中,他带头使用公司推广的“吉宏6号”水稻品种、配方肥等差异化产品并介绍给其他种植户使用,并在稻渔空间观光园为技术服务中心提供50亩耕地建成MAP示范农场;产后,他提供水稻收储、烘干场地供技术服务中心收储原粮,并且优先购买MAP水稻原粮加工生产。“我个人的力量来推动还是太单薄了”,赵建文如今每日早出晚归,奔走于田间地头,最乐见到的便是在田间穿梭的中化年轻农艺师,有的学历甚至是博士,他颇感欣慰。这与中化一条铁纪有关:必须下地,到农户家中去,带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田间实践经验,从品种选择,农机选择,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大户进行讲解。赵建文说,自己先把儿子拉进了田间地头。未来,他还希望通过科普娱乐的方式传播“稻文化”,吸引更多年轻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9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