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2民生示范工程案例推选投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s://m.familydoctor.com.cn/ysk/42940/

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等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将于年12月下旬在人民日报社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共同奋斗,创造高品质生活”。

今年以来,中国民生发展论坛组委会通过实地采访、调研以及公开征集、单位推荐和自荐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数百项民生工程实践案例,经组委会对案例进行分批初选,推荐一批民生工程入围“民生示范工程”候选案例。

组委会将对候选案例进行网络投票和专家评议,最终确定“民生示范工程”案例,并在第十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发布。

今天向您展示并开启投票的是第三批初选入围的“民生示范工程”候选案例(第36—50号),请为您支持的案例投上一票吧!

2.勾选您支持的候选案例后,下拉底部点击“投票”。

3.第三批候选案例投票截止时间为12月23日23:00。

(注意:严禁候选案例及推荐单位在网络投票环节实施刷票等不正当手段,一经发现即取消推选资格并给予公告;对冒用主办单位及组委会名义,滋扰候选案例及推荐单位的网络刷票等机构,组委会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民生示范工程”候选案例(36-50号)

36

石嘴山基层警务室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实施单位:宁夏石嘴山市委、市政府

项目概况:

宁夏石嘴山市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征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以“小切口、惠民生,小投入、大效益”为原则,年确定了基层警务基础设施提升、社会保障、安居惠民、服务便民等10件具体民生实事。市政府将10件民生实事办理作为对人民群众的庄重承诺,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以赴办成办好民生实事。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听取进展情况、实地督导,推进工作落实,市政府专项督查组、市政府督查室将民生实事完成情况列为重点督查任务,开展督查14次,有效推动民生实事落实落地。截至目前,10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

年石嘴山市实施了公安机关基层警务室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以进一步加强公安派出所社区警务建设,全面提高辖区社会治安防范能力。为有力保障民生警务室建设顺利推进,研究制定《石嘴山市公安局基层警务室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建设方案》,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年通过规划新建、就地改造、整合优化个民生警务室,市局“强所办”严格审核把关,逐一制定建设方案,会同分县局基层基础部门指导各派出所警务室选址工作。聘请相关专业机构完成了对全市社区警务室的规划设计及工程预算,基层部门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建设、改造升级社区警务室个,一级警务室36个,二级警务室34个,三级警务室96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依托警务室社区民警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起,化解起,涉及人,化解率95.7%。

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将继续把落实好民生实事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实践、增进群众福祉的关键抓手。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不断健全完善对群众诉求的整体性、系统性响应机制,不断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加强督办力度,抓进度、保质量,推动未完成的工作尽快完成。坚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通过报纸征集、网络征集、代表建议等形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前谋划好年民生实事项目,完善“民呼我应”“群众点题”的工作格局。

△打造便民温馨警务室。

37

济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基层治理

实施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委组织部

项目概况:

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发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济宁市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指示要求,发挥孔孟之乡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富集这一优势,坚持党建引领,以“五个融入”为抓手,以“五个跃升”为目标,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文化融入、治理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

一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员教育培训,在激发党员队伍活力上实现新跃升。坚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加强对党员的文化滋养。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干部为政之德”为主题,精心打造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思想》等教材,自主创新形成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等“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并被列入中央组织部备案的省(部)级党委批准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二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在头雁领航推动发展上实现新跃升。坚持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全面提升村书记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治理基层社会的能力。启动基层党组织书记赋能培训计划,对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全覆盖轮训,通过政德教育、擂台比武、鸿雁论坛等方式,引导村支部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为群众办实事。

三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为民服务,在提升群众满意度上实现新跃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满意度测评连续多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创新实施民意“5”来听行动,市、县选派2.5万余名党员干部,组建个民情书记服务队,深入村居一线听民意、解民忧。选派名第一书记下沉农村一线,服务镇村发展,覆盖全市38.5%的村庄。

四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风村风民风,在建设孝和村居上实现新跃升。深度挖掘提炼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和”元素,用“孝和”文化培树良好家风、引领文明村风、锻造淳朴民风,成功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创新开展“相约黎明”志愿服务活动,村支部书记带头、党员分片包保,为余名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三无”老人、鳏寡孤独老人提供助老服务。

五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矛盾纠纷调处,在推进“四治融合”上实现新跃升。将“非讼”思想、“修齐治平”等理念融入处理矛盾、化解纠纷中,探索党建引领下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四治融合”的村居治理体系。在市县乡村四级建设“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创新推出“三和”工作法,建设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等专业性“和为贵”调解室个,年均调解案件1.3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济宁市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领办志愿服务,打造“管得宽·睦邻里”党建微品牌,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中传递组织温暖、服务群众。

38

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

实施单位: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委、县政府

项目概况:

近年来,因乙脑、炭疽等传染病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对传染病预防和救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染病防治日益成为社会治理和民生事业中亟待加强的重要环节。年,贺兰县针对县级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公共卫生力量相对薄弱和医防融合程度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医院传染病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积极谋划实施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率先在宁夏建成首个县级传染病救治专业医疗机构,为基层卫生组织升级成为亚定点传染病救治机构提供了试点样板。

一是建立更加专业的医疗机构。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总占地35亩,建筑面积平米,内设床位72张,其中含独立卫生间留观室10间、负压病房2间、住院病床60张。配备CT、呼吸机、注射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可满足目标病患诊治需求。项目实行“医院+科室+互联网”模式,迅速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实现了重症以外传染病患者的县域内诊疗康复。

二是建立更加紧密的诊疗机制。医院、宁医院等5医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平台,有效统筹全县8家乡镇卫生院、1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与自治区、医院建立网上会诊制度,传染病专科和本院胸痛中心、ICU、新生儿危重中心一体化运行,能够快速开展闭塞血管、恢复血流、新生儿急救等危重症救治,有力提升了传染病患者基础病症等综合救治能力。

三是培养更加专业的医护队伍。积极鼓励医护人员到区内外学习进修,医院专家“传、帮、带”,加大引进全日制研究生,从工资福利待遇、职称评定上予以倾斜,配齐、配强传染病专科力量,实现了传染病专科闭环管理与集中隔离休整。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以来,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医院以上发热门诊联系互动机制,医院进行治疗体制机制建设,将最大限度发挥现有医疗接诊资源,为县域传染病救治提供有力支撑。

△率先在宁夏建成首个县级传染病救治专业医疗机构。

39

温江零售药店“监管九条”

实施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委、区政府

项目概况:

成都市温江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委社治委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出台《成都市温江区零售药店“监管九条”》,转换零售药店“被监督”的角色,促其“变客为主”,与所在村(社区)一同站好防疫“哨岗”,共担防疫责任;以“条”“块”联动的方式促使市场监管部门、属地村(社区)与市场主体“握指成拳”形成防疫合力,确保疫情防控不漏一人、不误一事,共担守护心安之区。

“监管九条”首创“三级”群呼群管。分区建立监管工作群,药品监管人员、药店法人及店长、市场监管网格员、属地社区工作者一同“入群”,确保疫情防控最新政策第一时间收悉、典型突出问题第一时间通报、一线诉求疑难第一时间响应。同时督促零售药店规范公示当日中高风险地区及发热门诊、公安、(村)社区联系服务电话,明确进出人员“一扫一测三查”等防控要求;设置“预检台”专人专岗对进店顾客健康码、行程卡等进行查验,严格询问顾客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症状等情况,对红黄码、体温异常人员一律不得销售药品并立即报社区排查;销售人员依托“成都市市场监管融合平台”指导购买“四类药品”顾客实名登记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症状、旅居史等20项基本信息,确保人员信息可追溯。

“监管九条”首创“三级”同巡同督。市场监管局全体干部职工拉通编组,对全区药店进行体检式、清单式、高频次错时、延时巡查;畅通24小时投诉举报热线,鼓励市民监督举报药店违规销售、哄抬物价等行为;针对药店履行防控情况,以群呼群应、上门提示、约谈督促、短信提醒、公示通告等方式灵活开展通报整改工作;建立记实档案,对防控表现突出的零售药店和从业人员积极向组织、宣传、工青妇等部门推荐先进典型,同时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以资激励。

“监管九条”首创“三级”共责共荣。构建市场监管与属地镇街、村(社区)的网格力量联动机制,提高对药店日常监管的覆盖率和有效性;针对重点政策和典型案例,实行部门、镇街协同开展社会面的宣传教育;针对发现的防控风险,由市场监管、社治委牵头,卫健、公安、属地社区一体联动、第一时间处置,确保疫情防控不漏一人、不误一事。

△对全区在营家药店进行清单式、体检式全覆盖巡查,构建形成零售药店市场监管、社区协管、社会共管的防控格局。

40

“四体一库”社区智慧消防体系

实施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朝外街道办事处

项目概况:

朝外街道利用物联网和AI技术,在吉祥里社区建成北京市首个居民社区智慧消防管理系统,集日常安全监控、隐患提前报警、快速响应联动、实时远程指挥等功能于一体,以“四体一库”方式打造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消防监督和应急救援体系,目前已在全域逐步复制推广。

一、基本做法

一是防范先行,构建隐患排查体系。在吉祥里社区各建筑楼体安装烟感报警器、声光报警器、AI摄像机等“八大设备”智能终端套,实现排查全覆盖。掌上“灭火队”APP实现日常消防设施巡检、督导巡查;开发“消防隐患举报”小程序,社区楼门长、居民可以随时上报隐患。

二是精准管理,构建智能报警体系。智能终端连接社区微型站指挥调度系统,形成“视听、监测、对讲”为一体的智能报警系统。火眼机器人、烟雾报警器5秒完成火情识别、自动警报、核查救援通知;声光报警器迅速发布疏散警报;智能探头语音劝阻电动车进楼;AI摄像机监测全覆盖。

三是靶向治理,构建联动救援体系。街道、社区联合消防救援部门,与辖区重点单位、物业公司建立联防联控、联勤联动的“七级联动”社区消防处警体系。街道消防应急指挥中心统一调度;社区消防微型站、社区警务工作站、交通执法站三站合一,连署办公;“灭火队”APP调度各类人员。

四是明晰责任,构建制度保障体系。制定《朝外地区消防管理细则》和《社区消防“十大”运营制度》,完善消防报警、隐患排查处置、联动处警流程,明确各主体、居民消防职责义务、考评奖惩,形成长效机制。

五是数据分析,构建消防基础数据库。深层分析地区火灾报警、火灾救援、火灾隐患及处置、志愿消防员、地区消防力量、地区消防设施、社区消防水源等大数据,助力科学决策。

二、工作成效

一是提高了突发事件处置效率,实现了由“人防”向“技防”转变。智能设备联接社区微型站指挥调度系统,24小时全天候技防监控,工作人员借助手机端APP“消防设施巡查”和“消防隐患举报”应用,对社区情况实时查看、及时处理。

二是降低了老旧小区安全隐患,实现了由“高发案”向“高品质”转变。智慧消防管理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居民楼道堆物堆料案件月均减少94%,部分居民楼甚至未再发生此类案件,安全隐患的降低提升了小区宜居品质的空间。

三是激发了地区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了由“单兵作战”向“协同善治”转变。明确多方消防职责和义务,有机结合辖区应急处置力量,通过合署办公,联勤联动,形成社区智慧消防工作长期稳定运行机制,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该图为社区智慧消防系统微型消防站大屏,能即时呈现各居民楼监控设备显示、报警及处置、隐患数据分析情况。

41

岚山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实施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项目概况:

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目标,该项目重点发展特色茶产业,培育农业“新六产”——即一产的一份收入,经过二产加工增值为两份收入、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收益,综合起来是六份收入,产生乘数效益。

通过推动茶叶品种结构改良,该园区持续扩大无性系茶园面积,大力推广林下野山茶。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园区同步带动发展板栗、明日叶、铁皮石斛等现代高效农业,引进高端盆景花卉,打造盆景艺术观光产业示范园,探索产业多样化发展路径。

目前,园区内茶叶种植面积16万亩,占日照全市的57%。

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示范园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大茶叶机械、黑茶、紫茶、抹茶种植加工技术研发,圣谷山茶场的黑茶研究院及黑茶生产线全省领先;拓宽茶产业发展链条,山东康谷农业生产的茶饮料与北京老舍茶馆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开展精加工、深加工,不断提升特色农业产值。

在此基础上,该园区还深入挖掘片区历史文化,投资建设平米的南茶北引展览馆,追溯茶的起源,传承日照茶文化。依托茶产业,该园区加快小茶山文旅民宿综合体、圣谷山茶博园、有机绿茶“双新”融合基地等项目建设,不断丰富茶产业内涵,让“一片叶子”释放出更大能量。

通过推行标准化管理,该园区提高了茶产业质量水平。

发展新型智慧农业,该园区建立了日照绿茶产业大数据平台,真正实现了从茶园生产管理、鲜叶采收、茶叶加工、包装、销售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为园区茶产业品牌化战略提供质量保证,为茶叶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

在模式创新方面,园区依托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领域标准化示范区示范项目,探索形成日照祥路碧海三产融合发展标准引领模式,带动80家企业发挥标准化作用,辐射带动全部日照绿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

△示范园以茶为媒,结合人文特色以及自然生态优势,做活“茶产业+”融合文章,实现“三产”交相辉映。

42

大邑“微网实格”治理模式

实施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委

项目概况:

一、网格划分“由大到微”,找准夯实末端治理单元

坚持以3小时能够完成全覆盖入户为标准,划小划细划准网格,单个网格联系服务群众控制在30至50户,全域覆盖划分各类微网格个。同时,采取单建、联建方式全覆盖设立一般网格党组织和微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切实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

二、功能设置“由分到合”,整合优化基层治理力量

将综治、城管、环保、水务等多个网格统一整合,人员统一整合纳入微网格使用。建立多部门联席会商机制,严格实行“任务下达准入制和报备制”,杜绝随意多头向微网格长下达工作任务。

三、人员选配“由员到长”,选强放权激发责任担当

制定《微网格长选任办法》,优先选任财政供养、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村(社区)干部、村(居)民小组长等为微网格长;并挖掘居民骨干担任微网格长。制定《微网格长“十条”职责》,赋予微网格“长”参与基层治理组织者的职能。

四、责任主体“由上到下”,明晰细化层级职责任务

构建“县、镇、村”微网格三级调度管理体系。县级建立网格服务管理中心,承担牵头职责。镇级成立微网格服务管理中心,党(工)委书记担任指挥长统一指挥。各村(社区)设立微网格工作站,党组织书记任站长。分层绘制微网格分布图,建立信息台账。同步建立日收集、周例会、月调度、联席会商等工作机制。

五、信息传递“由曲到直”,智慧赋能支撑敏捷高效

探索微网格主动衔接智慧大邑的实践路径。一是搭建智慧管理平台。搭建“大联动·微治理”平台,利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