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县银光村里春天的故事
今年春节假期刚过,宁夏贺兰县金贵镇银光村63岁的路金伟开始忙着“充电”。
“俺是农村人,一辈子跟黄土地打交道,从来没有学过跳舞,现在老年大学开到了村里,我报了4个班,没想到老了还能当上‘大学生’!”2月24日,路金伟在村里老年大学跟着老师正在学习民族舞。
“金贵镇老年大学1月6日正式开课,开设交谊舞、民族舞、书法、声乐4个教学班,聘请专业教师5名。”贺兰县老年大学金贵镇分校负责人耿宝祥介绍,报名的村民络绎不绝,除了银光村,邻村银河村、金贵村等村的好多村民都来报名上课,目前学员已经超过人。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推动老年教育和养老向农村延伸,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银光村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占地面积3.21亩,建筑面积.5平方米。同时,日料中心引入贺兰县老年大学,通过共搭教学平台,共享人才资源等形式,探索老年人养老、教育新模式。填补了农村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空白”,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走进银光村,一栋栋楼房鳞次栉比,一条条柏油路干净整洁。村部积分超市不时有村民拿着积分来兑换商品,16栋正在建设的第三代日光温棚已经搭好了钢架,整个村子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但在2年前,银光村却是另一番景象:垃圾随处可见,村里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的房子,年轻人不愿待在村里,只能外出打工寻找出路,村里大部分只剩下老人和儿童。
“自去年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拆除了危房,清除了渠道排水沟两侧的杂草垃圾,通过积分超市动员村民人人爱护环境,村里已从‘灰头土脸’变成了满目苍翠。”村委会主任徐才笑着说道。
去年以来,银光村整合村集体现有资源,开展招商引资。利用村里老砖厂闲置土地建设康养项目,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在44亩空闲农用地上投资万元,建设三代日光温棚16栋,承包给移民进行种植,通过承包引导其学习大棚种植技术,获取稳定收入。
“再有半个月,我种的黄瓜就上市了,心里特别高兴。”种植户蔡虎告诉记者,他以前在外面打零工,去年看到村里建了大棚,便申请承包了村里4栋温棚种黄瓜,预计今年收入不低于16万元。
为让村里的年轻人放心外出务工,银光村进一步完善村级养老。今年1月,银光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式挂牌运营,为银光村老年人提供了生活帮助和各类服务,让“养老”变“享老”。
(原标题:贺兰县:银光村里春天的故事)
(值班编辑:杨婷人民日报客户端宁夏频道邮箱:rmrbnx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