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丨贺兰县闲置盐碱地养出海味来

近日,贺兰县立岗镇兰丰村蟹苗培育基地的虾棚里,一股股鲜活的“海味”扑面而来。经过以渔治碱综合技术改良,“洋气”的南美白对虾“游”进了盐碱地,成长为兰丰村的特色产业。

暑气正盛,烈日当头,走进位于贺兰县立岗镇兰丰村蟹苗培育基地,已经看不到去年还泛着白色碱花的闲置土地。大小均匀的室外养殖池一个连着一个,清澈透亮的黄河水正汩汩翻滚,为池里的南美白对虾提供氧气。年,“螃蟹大王”吴英平盘活兰丰村亩“沉睡”土地资源,流转亩土地发展稻蟹立体种养模式,其中亩用来探索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

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最重要的是非常适宜在盐碱地中养殖。但它比较娇气,对水质环境、气象环境等都很敏感,对养殖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这个苗子是从山东引进的,标苗难度比较大,前期我们没有经验,伤亡了好多。我感觉螃蟹要比南美对虾好养得多。因为南美对虾技术环节要求特别高,要每天细心寻塘,定期泼洒乳酸菌、芽孢杆菌。对水质、温度要求都特别高,温棚里温度在三十度左右,我们只养一季,因为十月份以后,气温一低它就不生长了。”吴英平介绍道,自虾苗三月入塘那天起,他就没闲着,日夜巡视着虾塘情况。池塘中的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需要保持正常,氧泵也必须一刻不停供氧,如今亲眼看着虾从2毫米的小苗长成手掌长的大虾,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今天头一年,我们能达到这个效果,挺开心,预测从这两天出塘的尾数,几乎每亩斤左右,我们亩估计在4万斤到5万斤左右。”

掌握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吴英平对明年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充满信心,而虾的丰产,在提升盐碱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率的同时,也书写了兰丰村特色农业产业文章,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5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