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探索导师帮带制激活乡村振兴队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欣荣村驻村干部张淑娜刚刚到村里时对工作有些无从下手,是她的导师——洪广镇综治中心主任杨冬丽,带着她一户户走访村民、一遍遍手把手教她组织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现在,我对村里的党员户、贫困户家庭情况、收入来源等第一手信息都基本掌握啦,开展工作也得心应手了很多,这多亏了我师傅啊!”张淑娜说着。

今年年初,宁夏银川市在全市试点开展乡村干部“导师帮带制”工作,在帮带机制上精心探索、在帮带对象上精准选配、在帮带内容上精细管理,一批热爱乡村工作、思路开阔有学识、善和群众打交道的年轻人,正成为一股强劲的力量,为乡村振兴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活力。

把“好苗子”育起来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越来越多有志青年奔赴农村,但如何让年轻干部真正留得住、扎住根?如何让年轻干部在建设农村上使出劲、带起头?特别是一些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不熟悉情况、不掌握方法,在工作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导师帮带制”正是聚焦这一问题,为想干事的“小萌新”搭建向会干事的“泥腿子”直接学习的平台。

银川市通过全面摸牌事业心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共确定了六大类帮带对象,主要包括近2年新到乡镇工作的年轻干部、新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软弱涣散村和后进村党组织书记、存在短板弱项或工作基础差的村(社区)党组织、新任职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新任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乡镇(街道)年轻干部,目前全市共确定帮带对象人。

向“泥腿子”学起来

不唯年龄、行业、职务、身份等,银川市在选择导师时在考虑政治坚定、能力过硬、善抓党建、作风优良等方面时,更看重“实践能力”,尤其青睐一些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泥腿子”,如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的老乡镇、老先进,经验丰富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三星级及以上党组织书记等。金凤区还纳入重点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建立了“七员帮带导师”队伍。灵武市按照行业、职务、特长等进行分类摸底,精准建立名帮带导师“资源库”。贺兰县则创新“你来点单,我来帮带”机制,分期推出优秀帮带导师“菜单”,帮带对象结合实际需求和不足,选择帮带导师、建立帮带关系。

导师确定后,根据帮带对象特征,按照“领域相近、帮带便捷、以强带弱、双向自愿、组织统筹”原则,采取“一对一”定向帮带、“一对多”多点培养、“多对一”重点培养或“多对多、小团队”差异化培养等方式开展结对,今年以来,银川市共确定导师人,帮扶对子对。

让“实践课”火起来

徒弟来了,导师定了,帮扶关系建立起来了,如何帮出成效?银川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践课堂,根据帮带对象岗位特点和短板弱项开展帮扶。针对新任职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注重帮助推动提升抓发展能力和抓基层治理能力;针对乡镇(街道)年轻干部,注重经常性带着走村入户、现场处置,边做边教、边点边评;针对新任职驻村第一书记、新任职及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党组织书记,注重带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等,指导建立“支部+网格(村民小组)+党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帮带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师“传、帮、带、培、促”作用,采取布置作业法、案件处理法、放手压担法、交流提高法等多种方式,分步骤、有重点地教理论、传经验、授技能、解疑惑、带作风,切实让帮带对象在实践中看得懂、学得会、用得好,在一线抓工作中增强建设乡村的能力。

建“严机制”管起来

每年至少明确1个帮带目标,做好1项重点亮点工作,每月至少开展1次理论共学、开展1次现场指导,每季开展1次小结点评,每年组织1次成果检验......

为确保帮带效果,银川市建立了“六个一”等一系列机制,从严管理。建立帮带对象“一人一册”的成长档案、导师和帮带对象工作日志,对帮带对象的重点工作、重要成效、重大事项变化等实时记录、全程纪实,并要求乡镇(街道)定期检查导师帮带日志,县、乡党委按照“一季一了解、半年一座谈、一年一评议”追踪培养成效。针对因岗位发生变动、身体健康等原因无法继续开展帮带工作或只挂名不履行帮带职责、帮带成效不明显的帮带导师,以及不配合帮带导师工作、不尊重帮带导师的帮带对象及时进行调整。灵武市还将导师帮带工作纳入干部年度考核,真正做到急事难事见干部、政策宣传见干部、化解矛盾见干部、项目推进见干部,确保帮带不走形式。(中国日宁夏记者站胡冬梅)

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5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